[福岡縣] 筑前小京都:秋月城下町(Akizuki Castle Town) & 甘木鐵道巡禮

秋月城跡與其城下町位於福岡縣的朝倉市,大約接近福岡縣的中央地帶,
其築城年代最早可追溯至13世紀的秋月氏,而現今所留下的城跡,則為17世紀黑田家大幅改建而成,
但後來因為明治年間廢城令的關係,於1873年宣布廢城,並拆除了許多建築物,
不過其殘存在周邊的城下町,卻仍完整保留了江戶年間的街道風味,
在「筑前小京都」的響亮名號下,再次吸引了許多人潮造訪此地,重新恢復了往日的熱鬧風采。

牧笛於2018年4月下旬時,因安排了福岡的行程而造訪此地,
今日是行程的第三天,在逛完福岡市區之後,打算換換口味,感受鄉村地區的氣氛,
我與家人其實都蠻期待這段旅程的,自己是想搭甘木鐵道的柴油車,
而家人則是想看看日本的鄉下,與台灣有什麼不同,
在各取所需的情況下,想必一定是個相當不錯的體驗,說不定還會發現什麼有趣的東西呢!

以下就是甘木鐵道與甘木觀光巴士的交通過程,以及在秋月城跡的遊玩記錄囉~

隔了一天,搭乘JR鹿兒島本線列車,來到了甘木鐵道的基山車站,
準備搭乘甘木鐵道的普通車,前往終點站甘木,並再轉乘甘木觀光巴士前往秋月地區。

一到月台後,仔細看了下塗裝與車型,沒想到居然搭到了僅一輛的AR400系,
其為日本宝くじ協会(日本寶籤協會)所贈送的列車,名為「宝くじ号」,於2001年出廠。

進到車廂內,在抽取整理券後,開始尋找座位,
雖然僅有一節車廂,不過仍舊還有許多座位空著,平日離峰的載客率和預期一樣偏低,
但因為車內的座位配置為2+2,並為面對之形式,
因此若面對面的4個位置中有1個坐人,為避免尷尬,剩下的那3個位置就不會坐人,
如果以這樣的潛規則來看,那車廂好像還蠻滿的,坐了不少人呀(笑)。

列車緩緩駛離,中途的幾個停靠站包含剛剛的基山車站,
全部都為無人站,直到終點甘木才是屬於有人站,
因此若要下車,則要拿著上車時抽取的整理券依照券上的數字對照前方螢幕的金額
將足額的運費與整理券投入運賃箱中,才能順利下車,
而當然車內也設有更換零錢的機器,會和運賃箱設在一起,建議可以多加利用。

太刀洗站,讓人印象深刻的車站名稱,
據說與鎌倉時代末期的筑後川戰役相關,在川裡洗刷附在刀上的鮮血而聞名。

後段的高田至甘木間,為穿越一大片綠油油的稻田,看得讓人心曠神怡,
而這也是自己認為甘木鐵道景色最好的一段,若多點晴朗藍天的話,那就更迷人了。

至於其餘的路線,說實在並無太大特色,就只是經過一般鄉間與工業區而已,
車輛則是搭起來平穩,速度並不快,很適合進入睡眠狀態(這是優點嗎?)。

經過將近半小時後,順利行走了13.7km,抵達終點站甘木,
感覺椅子都還沒坐熱,就要下車了呢,真是一條迷你的地方鐵道線。

甘木站配有一座島式月台,呈現彎曲的弧形,
而由於車站為線路端點的關係,一號與二號月台皆為通往小郡與基山,
因此若要返回JR鹿兒島本線或西鐵天神大牟田線時,看哪台列車即將發車,上就對了!

甘木(Amagi),前一站為高田(Takata),
站牌上還有著櫻花的圖像,宣傳此地為著名的賞櫻名所。

因為甘木站並無天橋的設置,因此下車後必須穿越鐵軌,才能抵達站房離開,
能正大光明地走在鐵軌上近距離欣賞列車,也是個蠻特別的體驗,
無論列車有多迷你,頓時也會變得相當巨大。


作為甘木鐵道的唯一有人站與終點站,仍舊僅有小小的規模,
不過比起先進與寬廣的站房,自己還是比較喜歡這樣的風格,總覺得溫馨許多。

講到這裡,就想提一下有時候新車站不一定比舊車站還要好,
舊車站所擁有的人情味,以及那獨特的懷舊氛圍,很多都是新車站所比不上的,
最重要的還是要能符合在地環境,讓當地居民感到安心自在、外地遊客則感到特色獨具,
前陣子在花東一帶的各個車站巡遊,格外有此感觸。

候車室,由於室外光線相當足夠,因此並無點亮燈光,
自己平常上班也不常開燈,覺得自然光能帶給人更多的平靜,
適合集中精神,也很適合休息。

朝倉市觀光協會,附設在車站內的觀光詢問處,有一些摺頁與觀光資訊可以索取,
此外也有順便販售市內與秋月的相關土產與紀念品,如菓子、明信片以及精緻的工藝品,
雖然品項不多,但還是能稍微逛逛,可增加些回憶並協助振興當地經濟。

往秋月的公車停靠站,在車站外面的左側
班次看起來還挺多的,不過假日反而比較少,似乎平日還是有一定的通勤需求。

甘木站的外觀與內部相同,簡單而樸實,
米色與磚紋飾板的外牆,則帶有些懷古風貌,也讓人感到相當實在,
整體來說,是個自己會想多留一會兒,細細品嚐的車站。

若能依偎在車站窗邊,沐浴著溫暖又柔軟的午後陽光,
喝杯紅茶、讀本輕鬆的文學作品,那會是怎麼樣的享受呀?想著想著就陶醉在其中了呢~

站外為一座小型的圓環,公車站就在左手邊的路旁,
要搭乘的路線為甘木觀光巴士(甘木観光バス)的秋月線
在公車的行先顯示器上,會標示著秋月(野鳥),對第一次造訪的遊客來說並不難辨識。

相關行車資訊與停靠路線,可參閱甘木觀光巴士網站

稍待一下子後,開往秋月的公車便從停車場內緩緩駛出,
在後門上車並抽取整理券後,因為甘木駅為始發站的關係,公車上沒有其他旅客,
因此我們便任意找了幾個位置坐下,把背包放在座位旁邊,以輕鬆的姿勢欣賞沿途風景。

不過在甘木駅上車有個缺點,就是前往秋月的運費會貴30日圓,
如果想要省下這筆錢的話,可以步行前往不遠處的西鐵甘木駅,會稍微便宜一點。

經過市區之後,多了幾位大媽,似乎和我們一樣都是要去秋月遊玩,
看她們開心地討論著等等的行程,頓時讓冷清的車內熱鬧許多,果然觀光巴士就是要這樣呢~

公車平穩地行駛在國道322號,沿著小石原川向秋月前進,
窗外滿是悠閒的田園風光,道路也無明顯起伏與急彎,搭起來相當舒服。

經過18分鐘的車程,公車順利抵達了秋月,
 一樣對照前方螢幕的金額將整理券及運費投入運賃箱後,再步行下車。

這條路線的公車其實蠻小台的,長度大約只有一般公車的三分之二而已,
不過依照本次的運量來看,旅客並不算太多,算是適得其所,不需要太大台就夠了呢。

秋月公車站大約位於秋月地區的中央地帶
往西可以前往目鏡橋石田家住宅,往東則能前往秋月城跡杉之馬場
算是前往各個景點都很方便的地方,從這邊開始巡禮,個人覺得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當然如果只是要看秋月城跡與杉之馬場的櫻花大道,
也可以搭到秋月的下一站鄉土館前,這樣會稍微快一點,走的路徑會短一些。

特地挑選星期一早上前來,就是為了避開洶湧的觀光人潮,
此時的秋月,安靜到連落葉吹動的稀疏聲響,都能聽得一清二楚,真是不可思議。

偌大的停車場,一輛車都沒有呢。

這邊曾是秋月小學校的所在地,現在則作為秋月地區的公營停車場使用。

停車場的樹蔭底下正好有幾張椅子,於是我們便在此地小歇一會兒,
感受從遠方拂來的沁涼微風,聆聽樹梢間的鳥語呢喃,
抬頭一看,居然還有盛開的紫藤花,
才抵達秋月不到半小時,就已經流連於這片美好光景了呢,遲遲無法離開。

話說隔壁有個小型的特產販售店,在不大的店面中放著一些菓子與農產品,
看到我們便熱情地招呼著,想幫我們介紹商品,
我只覺得店家平日生意應該很難做吧,看著這空蕩蕩的停車場,心裡總是有點酸酸的,
儘管這樣,還是敬業地招呼著客人,真是辛苦了!

繼續前行,發現路旁有著無人看管的蔬果攤,
標價寫在一張張的便條紙上,中間則有一個生鏽的零錢箱,能節省顧攤人力,
考驗著民眾們的良心,挺有趣的。

 杉之馬場,栽種了成排而整齊的櫻花樹,
在櫻花飄落之後,轉身一變,形成了綿延千里的綠色隧道,
這古老而蒼翠的夢幻場景,使我們全都摒住了呼吸,驚嘆於眼前的景象,太壯觀了!

入口處的野鳥橋下,為清澈的野鳥川,輕輕流瀉出悅耳的潺潺水音。

杉之馬場為福岡縣的知名賞櫻勝地,每到春季時皆會吸引許多人潮前來觀覽,
不過實際上,其為舊時秋月城的登城道
兩側曾種植了許多高聳杉樹,並會有武士在此地交流馬術,因而得名,
不過在江戶中期時,此地的杉樹遭受砍伐而消失,
直到後來日俄戰爭勝利後,為了紀念而重新種植了櫻花樹,才成為現今美麗的櫻花林樣貌。

而這條櫻花樹綠廊,長度大約有500公尺,
栽培的櫻花樹大多屬於染井吉野櫻八重櫻,在春季時會將整條街道染成粉紅色的模樣,
而在每年四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時,也會有秋月地區的春季祭典在此舉行,
落櫻紛飛的畫面,搭配上歡樂的舞蹈與節目,
想必一定非常精彩,要是提早兩個星期來就好了呢,還沒在日本看過櫻花盛開呀!

朝倉市秋月博物館,為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展示著秋月地區的歷史與文化,
並講述秋月氏至黑田家的地方勢力變化,以及當地的基督教信仰。

不過星期一為既定的公休日,因此並沒有營業呢,
其固定之休息時間為每週一年節期間,但有時也會因為展品更替而臨時休館,
建議出發前至官方網站查詢,以免向隅。

位於博物館對面的秋月美術館,星期一同樣休館,
只好繼續沿著杉之馬場,向秋月城前進。

難怪今天的遊客量屈指可數,因為許多重要的參觀設施根本沒有開呀,
家人還對我「嘖」了一聲抱怨,害我有點小失落...O_Q

在沒有車輛與行人阻擋的情況下,依然看不到廊道的盡頭,這長度真是太驚人了,
不過更讓人瞠目咋舌的,則是一片落葉都找不著的灰白色路面
剛剛在入口的野鳥橋時,還看到居民在自發性地拔草,而且是石塊邊很不明顯的雜草,
當地人到底花費多少心力在維護環境,真是讓人敬佩,也值得我們學習。

以駁坎堆疊而成的農田,以及靜靜停放在角落的翻土機,
對我這個都市小孩來說,都是奇妙的一景。

黑門茶屋,除了提供咖啡、抹茶等等飲品外,還有定食與套餐可享用,
看來一般的商店平日還是有開,不過依然是門可羅雀就是。

話說自己前陣子在非假日時,去了集集線的車埕遊玩,抵達後讓我相當震驚,
簡直就是一片死氣沉沉,繞一大圈根本就只有小七有開而已,
從那次之後,平日的觀光區我就只會安排風景行程,吃的還是去大城鎮比較妥當,
因此秋月這邊還有商店營業,說實在已經算不錯了呢!

蹲在路旁岩石上的貓咪,毛茸茸的真可愛~

秋月夢細工,有著相當奇幻的名稱,並以絢麗的櫻花飾布吸引著客人,
其為在地的染布工房,有提供藍染或草木染等等的體驗課程,也有販賣相關的布料藝品,
不過最特別的,當然還是利用櫻花所作成的櫻染啦!

忽然發現蠻多店家都有以中文書寫的告示,像這間店在門口就貼有中文海報,
有些甚至會直接標示能以中文溝通,表示這邊的華人遊客並不少,某方面來說還挺方便的。

繼續前行,看到了以石頭堆砌成的石垣,
想必這邊應該就是秋月城的遺跡,屬於最外圍的部分。

瓦坂,原是連接秋月城正門的坡道,
為防止土砂向下流動,在坡道上設有一片片的瓦片而得名,有點像攔沙壩一樣,
但自己好奇的是,這基座不是以石頭建成的嗎,
這件事應該不太容易發生才對吧?還是以前的建築技術和我想的不太一樣?

長屋門前的石階,被一片綠意盎然所包圍著,
春季的現在,處處都充滿了蓬勃的生機,而這也是秋月的魅力所在,
能在翠綠但又帶有些滄桑的街道上,感受古城與自然的和諧共存,這是其他地方所沒有的。

長屋門,建於1850年,是秋月城中唯一位置沒有被改變的歷史建築,為縣指定有形文化財,
其原本為秋月城的裏手門,被秋月城的城主黑田家所使用著,
後來由於其建築老朽的關係,於1987年起的三年之間進行了修復與挖掘工程,
現在是秋月城跡中最重要的建築物,能由此遙想起秋月城的陣屋模樣。

以陣屋的形式來說,通常會在周邊圍繞著許多長屋,作為屬下的住所,
不知道秋月的長屋門,是否也有此種作用。

再往裡面走一點,有一座高聳而具有氣勢的大門,名為黑門,其原為大手門,
其為1880年時,為設立垂裕神社而從瓦坂遷移至此,
現屬於垂裕神社的神門,並與長屋門同為縣指定有形文化財。

而垂裕神社的周圍,種植了許多楓樹,
因此在秋季時,也是知名的賞楓景點,與春季櫻花共為秋月的兩大看點之一。

這邊比起參道下方的杉之馬場,又更安靜了些,
被茂密的綠樹所包圍著,絲毫聽不見外頭的聲音,彷彿被隔離在另外一個世界一樣,
總覺得有股神秘的氣息,十分莊嚴,探險的興奮心情立刻被壓了回去。

雖然通往神社的參道有完整的石階,不過旁邊也有像這種不明顯的路徑,
能引起人挑戰的心理,但我家人好像不想走這條就是...。

現今的秋月城跡,絕大多數都變成了朝倉市立秋月中學校的校地,
在戶外課程時,會見到學生穿著整齊的運動服,在老師的指揮下進行活動,
頓時覺得挺青春的,年輕真好呀~

而在秋月中學校的旁邊,有個城下町範圍的解說牌,
其在東側與南側的區域,絕大多數都是屬於武家屋敷,也就是武士的居住地,
包含剛剛經過的野鳥橋與杉之馬場,都在這個區域裡面;
西側與北側,則是町家地區,如秋月公車站、石田家住宅以及秋月入口處的目鏡橋,
而秋月地區的寺院,如古心寺、大源寺等等,也多半位於此處。

所以秋月城的城下町,並非只有秋月城周邊而已,範圍遠比想像中的寬廣,
從西側的目鏡橋至東側的上野鳥,有超過1km的距離,
而在這區域內的建築物,有許多都保留下了江戶時代的傳統風格
因此在1998年時,也被選為國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
作為一個擁有深度歷史文化的區域,被世人所認識,並以良好的維護,將其永續流傳。

秋月城之碑,後方右側有條步道可以通往垂裕神社。

石階上長了些青苔,不過在步道中央有著扶手,因此還是能很安全地登上神社,
對有點年紀的長輩來說,也不成困擾。


步道的長度相當短,大約只花2分鐘,就能抵達神殿前的廣場,
只是這條路徑是從神社後方進入,總感覺有點彆扭,正面應該要從黑門後的參道上來才對。

垂裕神社,主祭神為垂裕明神,也就是秋月藩的初代藩主黑田長興(1610~1665),
此外也祭祀了後續的歷代藩主,與部分眷屬,
以及江戶時代島源之戰,至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秋月出身的戰死者,
於1875年(明治8年)設立,例大祭為每年四月的第一個星期日,也就是秋月的春祭。

記載垂裕神社起源的解說牌,一併說明了黑門的由來,
其原為秋月氏時代(1203~1587)古処山城的搦手門,到黑田家的黑田長興築城時才改為大手門
並在明治時期廢城後轉作黑門,作為垂裕神社的神門使用。

掛在神社側邊的紀念牌,說明1953年的蟲害事件,
造成秋月城跡與神社境內的樹木大量枯死,在當時似乎是蠻嚴重的大災害。

社殿屋頂的瓦片看起來很亮很新,但上頭卻滿是落葉,掉不下來呢。

不過整個神社境內還是相當乾淨的,落葉都被集中到各個角落堆放,
在這種森林裡還能清理到如此地步,這已經不是佩服的程度了,膝蓋都要跪下去了。

但仔細想想,小時候在鄉下時,土地公廟好像也是常常有人會去打掃,一樣非常乾淨,
或許維持神殿的整潔,台灣人和日本人也是差不多的呢。

秋月城跡旁幾個重要的地點參訪完後,繼續在城下町逛逛吧~

自己是個討厭走重複路線的人,於是決定帶著家人到鄉村街道中走走,
發現地形是由東向西傾斜,秋月城跡處於比城下町高一階的位置,
因此沿途的視野相當不錯,能觀覽整個町家地區,
同時也因為下坡的關係,走起來輕鬆不費力,頗為自在。

這附近也被稱為鷹匠町,據傳當初接受黑田長興配給房屋的櫻羽安兵衛原為鷹匠,
因此當地便以職業名稱呼,而成為了現今的鷹匠町,
在剛剛城下町範圍的解說牌,也有標註其位置。

通往兜堀的小路,道路旁的解說看沒有很懂,但大概和兜這個東西的形狀相關,
因而才有此稱呼,兜應該指的是古時候武士穿戴的鐵帽。

不愧是以前的城下町區域,各個建築物都古色古香的,風格統一,
難怪會被選為重要傳統建造物群保存地區,有著十足的江戶時代風格。

久野邸,為秋月地區最具代表性的武家屋敷,
為黑田長興授予上級武士之住宅,有著比起其他武家更為寬廣的佔地,
其以茅草建成的屋頂,以及兩階式建築為最大特色,
而內部的庭院也充分利用了借景手法,將山納入景觀裡頭,成為了頗具情調的秋月名園。

武家屋敷的建築總是讓人嚮往呢!果然要有一定的社會階級,才能有此種享受,
但給了這麼大的住家,想必藩主給予的責任,也很巨大吧。

這酒行倒是挺有昭和時代的風情,陳列了許多當地釀造的酒品,
標籤上就寫著秋月,不知道屬於哪種酒,
旁邊的月桂冠倒是蠻熟悉的,但這應該不是地酒吧XD?

再次跨越野鳥川後,回到了一開始的秋月公車站,
此時也已進入午餐時間,於是便開始在附近找尋適合的餐廳,順便到城下町的北部走走。

石田家住宅,位於町家地區的中心地帶,原為秋月藩御用商人甘木屋遠藤家之住宅,
建於江戶時代中期,分為東西兩棟,並可依需求合併或分割使用,
讓空間能巧妙地自由運用,算是相當聰明的設計,
後來在昭和年間讓渡給石田家,因而轉變成石田家住宅,現為福岡縣指定有形文化財。

這棟古蹟其實蠻低調的,已經融入在當地的懷舊風景中,不容易被發現。

來到了秋月郵便局,這邊的街道路幅稍微寬了些,
許多公共設施也都設在附近,因此周邊的建築風格就比較方正現代。

秋月米屋,沒很仔細看賣什麼,不過有些小菓子小點心就是。

一間很迷你的小餐廳「月と亀」,店門口掛著咖哩的布簾,
表示主打餐點就是咖哩,不過好像是以印度風味為主,感覺挺特別的,
有雞肉、豬肉、貝類等等的配料可選擇,此外也有一些定食。

Google上的評價似乎還算不錯,當初應該選這間才對,
只是因為太過隱密,看不到內部的模樣,猶豫之下就漸漸地路過了...。

通往長生寺的小徑,能聆聽緩緩流動的咕嚕水聲,有著洗滌心靈的作用。

繞了個圈,打算回到主要幹道上繼續尋找餐廳,
發現有間「囲ろり 山のくら」,外觀為土藏的模樣,
依照門外的古處雞字樣,應該是間以雞肉料理為主的餐廳。

而古處雞,則為秋月的特產赤雞,據說口感還算不錯,
個人是蠻推崇使用當地生產的食材,這樣才能吃到屬於在地的風味餐點,
台灣好像就不常這樣強調,有時覺得挺可惜的,地方感稍微弱了些。

另外讓人意外的是,沒想到在這邊還能賞到櫻花,
雖然只剩飄落到地面的殘破花瓣,但以點點粉紅所形成的淒美線條,還是挺浪漫的。

好久不見的陽光,又再度從白雲中探出頭來,
讓街道的對比更為鮮明,感覺連標線都在閃耀著光彩。

只是這樣的光線,也讓額頭不斷地滲出汗水,
在家人不耐的眼神下,只好加緊腳步選擇,無論如何就是下一間了!

最後這間池田屋就以地利之便,成為我們最後的選擇,
這說明了位置有多重要,因為它就在回程的公車站牌旁邊呀!
吃完可以立刻搭上公車,或直接坐在店內等待,好像挺吸引人的。

這是一間非常小的餐廳,店內座位數應該沒有超過20個,
不過也因為如此,縮短了老闆與顧客之間的距離,
可以直接看到烹煮的過程,並與老闆對話,
自己熟悉日本之後,還蠻喜歡到這種地方小餐館用餐的,覺得很溫馨。

餐點的話不算貴,但也沒有很便宜,是個中庸等級的價格,
大部分都以麵食為主,店裡主打則為延續江戶後期風味的茶碗蒸料理,感覺很有特色。

而令人尷尬的是,雖然菜單的每個字幾乎都會唸,但有些根本不知道是什麼,
只好隨意選了幾個,價格高一點應該比較有料吧!(大笑)

過了約7分鐘後,我點的「山かけそば」上桌啦~
內容物有蕎麥麵、魚板、蔥花、以及那一坨白色的...什麼呀?
糟了我真的不知道點到什麼東西,謎樣的未知食材一直浮在碗裡,這真的是我的嗎?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原來那叫大和芋(やまといも),又有日本山藥之稱,
多半會磨成泥狀,並穀物混合在一起,聽說是個很健康的食材,
之前曾經在鳥取的餐廳吃過,現在終於解開謎題了!
不過那口感...嗯...並不是我喜歡的那種類型,但我還是把它吃完了XD

一邊喝著沁涼的茶水,一邊望著竹簾縫中的的旗幟飄揚,時光就這樣慢慢流逝,
不知道為什麼,只是停下腳步放鬆一下,就覺得已經是極樂了,
或是日常生活太忙碌,才會有此體悟吧。

享用完中餐後,我們便在站牌旁的休息室坐了下來,
等待回程公車,準備返回甘木車站。

大約下午1點,公車緩緩地從遠方出現,
讓這段2個半小時的秋月之旅,迎來美好的尾聲。

實際上比預期快了不少,不過其實還有許多景點沒有去到,
如博物館與寺院等等,還有入口處的目鏡橋,
但對於粗略了解一個地方,並綜合家人的體力情況,個人覺得這樣的時間已經足夠,
其餘的遺珠之憾,就等下次機會吧!

回程的公車除了我們之外,並無其他乘客,對這運量真是感到擔憂,
但也因為無拘無束的關係,儘管只有18分鐘的車程,我們還是在搖晃當中緩緩睡去...。

回到了甘木車站!

眼尖發現屋簷有隻燕子,於是便將其小巧的模樣捕捉了下來。

在家中附近的街道,也有不少燕子會在屋簷下築巢棲息,
每次我都會觀察成鳥與幼鳥之間的互動,不論是餵食還是學飛,
都覺得挺有趣的,也覺得父母養育孩子真辛苦呢,該回去抱抱家人了~

一樣穿過鐵軌,來到車站的月台,
突然驚覺側線上的列車又停得更近了,甚至可以伸手觸摸,趁我理智線還沒斷掉趕緊離開。


回程列車已經停靠在月台旁邊,發出低沉的引擎聲,
其為AR300系列車,2006年從新潟運輸系統出廠,單節出力295ps。

粉紅色的櫻花列車,真是讓人心花怒放,少女心都要被逼出來了!
其塗裝為福岡縣立朝倉高等學校的學生所設計,
以櫻花為意象,並採用粉紅色做為基底色,於2015年正式換裝啟用。

妝點上櫻花花瓣與綠葉的AR300系列車,真的好漂亮呀,
好像從童話故事中跑出來一樣,上面會不會載著心愛的王子或公主呢~

最後就搭上列車,前往本次旅行的最後一個景點「大中臣神社─將軍紫藤祭」吧!

總結一下這次的行走路徑~

秋月城下町(Akizuki Castle Town)
位置:福岡線朝倉市秋月
參考網址:http://www.city.asakura.lg.jp/www/contents/1301026266585/
交通方式:從JR博多站搭乘鹿兒島本線列車至基山站,或是從西鐵福岡(天神)站搭乘西鐵天神大牟田線列車至西鐵小郡站,轉乘甘木鐵道至甘木站,再搭乘甘木觀光巴士至秋月站下車。

下一篇:[福岡縣] 將軍紫藤:大中臣神社(Onakatomi Shrine) 福岡近郊賞花去!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