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 單車鄉間行:鯉魚潭(Liyu Lake) 清澈而翠綠的山間湖泊

鯉魚潭位於花蓮縣壽豐鄉,是花東縱谷北端相當知名的湖泊,
其周邊擁有眾多的觀光資源,除了環潭步道及森林步道之外,湖畔的草坪也能供人休憩,
在春季時,甚至還可見到輕盈舞動的螢火蟲,用點點燈光照亮池潭,
每逢假日時,皆能見到許多來自於不同地區的遊客,特地前來體驗後山的自然風采。

牧笛於2020年9月下旬時,在花蓮二日小旅行中,騎著單車造訪了鯉魚潭,
會選擇騎經這裡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這裡算是花蓮數一數二熱門的景點之一,
然而這麼大眾化的景點,我居然連去都沒去過,未免也太井底之蛙了,
因此正好就藉著這個機會,繞個遠路巡訪一番,看看能不能發現它的熱門秘密!

那麼,就來看看鯉魚潭的騎行日記囉~

在鳳林買完家人喜愛的花生之後,我又返回了壽豐,沿著台九丙線往鯉魚潭騎去。

不知道是不是太久沒騎山路,明明壽豐到鯉魚潭爬升沒多少,卻讓我累得半死,
才五公里就忍不住卸下背包,在路旁的土地公廟歇息喘氣,
讓我有點擔心後面的山路,畢竟過了鯉魚潭之後,還是有一些小上坡要克服...唉!
以前這種坡都被我當作平路來騎,一段時間沒鍛鍊後,真的就跟不上了,
果然運動要持之以恆,否則報應馬上就會反映在體力呀。

不過要講藉口還是有的,今天受到東北季風的影響,所以有逆風的情形存在,
而且肩上裝著相機及腳架的背包,早上才量過將近十公斤,
身形矮小的我稍微偷懶一下,應該還情有可原吧(笑

體力差不多恢復了,那麼就繼續向前騎行!
結果才剛踩了幾下,鯉魚潭的標示就突然冒了出來,讓我非常驚訝,
那剛剛直接騎上來就好了呀,在那邊休息還沒風景可以欣賞。

但是有神明可以寄託心靈啦,不免俗地我還是拜了一下,祈求騎乘平安。

還沒看到鯉魚潭的真面目,就先見到了池南森林遊樂區的招牌,
其原為日治時期的伐木重鎮,是哈崙森林鐵路的集運站,
後來在民國60年代之後,由於生態保育與永續利用的意識興起,
因此伐木業務便隨著政策的改變,逐步裁撤邁入終點,轉而成為環境教育的體驗區,
能從各種不同面向的陳列館與展示設施中,認識自然生態與過往的林業歷史。

雖然森林遊樂區很吸引人,但我這個肉腳所剩下的時間不太夠呀,還是趕緊來看看鯉魚潭好了~

依據導覽牌上的說明,這裡位於壽豐鄉池南村,是花蓮縣最大的內陸湖泊,
名稱由來據說與周邊的山岳有關,因形似鯉魚而稱鯉魚山,因此山下的水潭就稱鯉魚潭,
此外還有源自當地原住民的另外一說,稱因潭形貌似跳躍的鯉魚而得此名,
總之眾說紛紜,不過我很好奇鯉魚山哪個角度像鯉魚就是XD

可是要從哪邊進去呀?我知道湖在那邊但被一排樹與停車場擋住了...嗯!?
這不是豐原客運的遊覽車嗎!開來花蓮應該超遠的吧,在這遇到熟悉的車輛超開心的,
講到它真的是滿滿的回憶,從小搭到大的公車。

結果騎著騎著,經過停車場之後,突然之間就抵達湖畔了,
看來也不太需要怎麼找嘛,湖這麼大總會有入口的。

翠綠的山巒,映照在宛如鏡面的湖面上,
讓清澈而平靜的湖水,呈現出原始的自然顏色,
初次見到鯉魚潭,老實說比想像中美上不少,打破了我對大眾景點的認知。

碰巧經過的遊湖小艇,以敏捷而輕巧的姿態,搖曳出陣陣漣漪。

個人認為鯉魚潭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在於有大半的湖畔,幾乎見不到明顯的人工建物,
山林是什麼模樣,湖水就是什麼模樣,
它擁有豐富的自然顏色,而非人為所造成的雜亂顏色,
這就是這裡讓人感到純淨而清幽的主要原因,有著相當舒服的視覺感受。

當然不免俗還是有些天鵝船與碼頭設施,不過獨木舟好像還挺吸引人的,
之前在下龍灣划一次就上癮了,真想親自下水試試看,
而且這裡是內陸水域,相對起來說不定會比較簡單,之後有空帶朋友來玩玩好了。

繼續前行,發現碼頭邊距離了許多人潮,有舉著旗子的旅遊團也有散客,
人聲鼎沸相當熱鬧,很有熱門景點的感覺。

吃的地方同樣是少不了的,整排的山產與活魚餐廳任意挑選,
過中午又還沒吃飯的我有點小心動,但我要趕三點的客運回台北呀...
只好流著口水忍痛離開,再撐一下就到了!

漂浮在水面上的碼頭,入口處寫著遊客請勿進入,平常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我只知道在上頭欣賞湖光山色,一定又比步道更為美麗。

儘管時間有點緊迫,但我騎在湖邊,仍不禁放慢了速度,
享受這片後山才保有的恬靜,我甚至覺得客運趕不上,那就搭下一班好了,
鯉魚潭能這麼的受到遊客歡迎,果真有它的魅力存在。

行經北端,偶然發現鯉魚潭遊客服務中心,進去晃晃順便裝個水好了。

熟悉的黃灰色招牌,看到它就很安心,
如果對於路線或景點有什麼不了解的,向裡面的服務人員詢問準沒錯,
而且它同時又具有休息的功能,並能解決生理問題,可說是單車旅遊最可靠的夥伴之一。

原來這裡也能租借單車,而且還附設有簡餐店,
我那餓扁扁的肚子又被吸引了一次,不能被香味打倒!

遊客中心入口,現在進去好像都要戴口罩,趕緊從背包深處掏出來。

裡面除了服務人員之外,就只有我一位遊客而已,非常冷清,
可能因為今天是平日吧,非遊樂或觀景設施的這裡,當然也就更吸引不到什麼人潮。

不過我覺得裡面展覽的內容還蠻吸引人的,剛到鯉魚潭時,
我一直以為它是屬於一般的天然湖泊,結果現在看居然不是,堰塞湖才是它的正確類型,
早期鯉魚潭是屬於古銅蘭溪,匯入木瓜溪繼續往下游前進,
後來因為河川襲奪的發生,讓河流改經地勢較低的古平和溪,古銅蘭溪的北端遂成斷頭河,
在水量減少的情況下,泥沙便逐漸堆積河道,使得水流聚集成湖,
久而久之,便形成現今的鯉魚潭。

那或許有些讀者會有疑問,既然這裡都失去水源了,那為什麼鯉魚潭不會乾涸呢?
原因就在於鯉魚潭的地底,正好有豐富的湧泉湧出,能彌補被襲奪的河水,
因此這裡才能維持湖泊的樣貌,甚至還更為清澈,某方面來說也是挺神奇的。

服務的阿伯抱歉打擾啦,謝謝有水讓我裝!

從外側階梯下去之後,便為經國梅園,種植了數十株梅樹,
在每年12月下旬至1月時,皆會不畏寒冷地綻放出潔白的花朵,是鯉魚潭冬季的一大嬌點。

而圍繞在梅園周邊的,則為石雕公園,當中一共有17件大型石雕作品,
主題包羅萬象,如飛舞展翅、陽光之旅、浪花、兩點之間等等,
而創作者更是來自於多個國家,展現出多種型態,很適合喜愛雕塑藝術的遊客前來欣賞。

再往外圍走去,似乎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鯉魚潭,既然來了就把它看得徹底一點!

稍微了解一下地理位置,北端除了遊客中心與石雕公園之外,還有潭北親水公園,
而剛才遊客所聚集的地方,則是屬於潭西,商店街、水岸休憩區都在該處,
至於其它地區,雖然沒有明顯的觀光或遊憩設施,
但仍可藉由環潭公路觀察鯉魚潭的各種風情,總之排上半天應該是可以的。

色彩繽紛的天鵝船停滿了整個碼頭,僅有兩艘在湖面上航行,
我看店家都只能坐在旁邊發呆,平日再加上缺乏外國遊客,真的有點冷清。

不過冷清所帶來的寧靜,好像也不是一件壞事,
比起擠滿船的湖面,我更喜歡它的單純模樣。

至於一旁浮在水面上的繩索,推估應該是隔壁管理站與水岸步道的工程設施,
為了避免廢棄物與髒汙流入潭中,才會有此設置。

但這也讓人期待起工程完成之後,說不定鯉魚潭又會多出一個更新更亮眼的景點,
聽起來蠻不錯的,就看看到時候會有什麼好玩的東西囉。

逛得差不多了,那麼就離開鯉魚潭,努力踩踏趕上客運吧!

鯉魚潭(Liyu Lake)
位置:花蓮縣壽豐鄉
交通方式:從花蓮車站或壽豐車站搭乘花蓮客運1139路公車,在鯉魚潭站下車即可抵達;另外也可搭乘臺灣好行303路公車,在鯉魚潭潭南遊憩區或鯉魚潭潭北遊客中心下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