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投縣] 草原散步:合歡北峰(Hehuan North Peak) 先苦後甘的輕鬆百岳
合歡北峰位於南投縣仁愛鄉,地處太魯閣國家公園,
其海拔3422公尺,位居台灣百岳第34名,與合歡主峰、東峰、西峰同屬合歡山的群峰之一,
因其坡度平緩容易攀登,且鄰近小風口交通容易抵達,
現今已成為遊客與山友的必訪山岳,每逢假日均會吸引大量人潮前來攻頂。
牧笛於2025年9月上旬時,趁著週間的空檔,安排了合歡北峰的攻頂行程,
前幾個月爬完日本的谷川岳之後,想說來撿撿這座很簡單的山頭,
比較一下高度與疲累程度的差異,作為日後登山的參考,
結論是個人覺得高度真的有差,還是這裡比較喘,爬一半就汗流滿面不想爬了哈哈哈
那麼,以下就來看看合歡北峰的登山紀錄囉!
早晨在民宿悠閒地享用完早餐之後,接著便從清境出發,一路沿著台14甲線爬升,
經過翠峰、鳶峰、昆陽抵達最高點武嶺後,再下切來到了小風口,
並在此停好車輛,準備展開合歡北峰的登山之旅。
話說可能會有些山友,好奇小風口的停車狀況,
若以今天的情況為例,在平日早上十點時,合歡山管理站旁的免費車位是滿的,
只能停在需要收費的小風口下停車場,不過下去後發現只停有四輛車而已,根本超級空,
所以平日是不太需要擔心停車的問題,只是收費跟不收費的差異而已;
當然如果想要更近的話,也可以停在合歡北峰登山口旁的空地,稍微擠一下應該是還有位置,
不過依照法規來說,紅線內外其實都是禁止停車的,原則上是不鼓勵大家停在該處。
合歡北峰登山口,其位於合歡山管理站沿台14甲向大禹嶺方向走約500公尺處,
就在道路旁邊,相當明顯並容易找尋。
依據解說牌的說明,合歡北峰步道全長約2公里,單程所需時間約為1.5小時,
從登山口到反射板約需70分、從反射板至峰頂約需20分,
等等來驗證一下是否真如解說牌上如此,我看網路上的資料來回大概都要3.5~4個小時,
好奇是哪個比較準,私心希望是這裡(不想走太久
10:07 登山口出發
那麼就出發吧!趁著天氣還不錯時趕快走,雖然雲好像已經有點多了...
不過來都來了,就看看我的腳程能走到哪裡囉~
合歡北峰步道的最大特色,就是「先苦後甘」,
前段步道的挑戰比較大,擁有許多較陡的坡,以及一些較難行走的地形,
下雨天來走這個應該是有點痛苦,看起來有可能會蠻滑的。
然後路徑也偏小條,但幸好視覺上還算明顯不容易走錯,
只是若人潮多的話,有時候要交會比較困難,
像這次就剛好遇到一大群山訓下來的,加起來超過40人的團體,
等交會就花了不少時間,雖然到最後好像都是他們在等爬上去我哈哈哈
10:26 抵達0.5K路牌
很快就來到了0.5公里,雖然跟郊山比起來明顯喘上許多,
但還在可接受的範圍,控制好心率依舊能一步步爬升。
其實我覺得這邊後面就還好了,最難的部分已經克服,
而且穿出樹林之後,還多了一些視野,能見到對面的屏風山山脊,
讓人心曠神怡,也補充了我的精神動力。
回望蜿蜒的台14甲線,能看到合歡山管理站與克難關的崩壁,
石門山則被雲霧所壟罩,看來我得繼續加緊腳步了,感覺雲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不過20%降雨機率的氣象預報我還是很相信你呀,別讓我失望了!
至於為什麼會叫克難關呢,由於位處大甲溪與立霧溪之間,為兩溪的分水嶺,
在強烈的向源侵蝕作用之下,使其地形相當破碎,多為裸露的岩層,
而在開闢道路時,又將石門炸開形成一道缺口,使得這裡地勢陡峭之外風勢又相當強勁,
因此就被稱作需要克服困難的「克難關」,以提醒大家小心並提升警覺。
10:48 抵達1K路牌
結果才到1公里,也就是步道的一半時,
就已經完全不見先前的藍天,只剩灰白色的厚重雲層,
這只是幾分鐘內發生的事而已,山上的天氣真的說變就變,完全不留情面。
皺著眉頭繼續前進,一回神就被看似柔軟其實超硬的玉山箭竹所包圍,
其廣泛分布於合歡山、玉山、奇萊山等高山地區,尤以3000公尺的樹線以上特別常見,
經常會形成一大片壯觀的草原,為台灣高山最常見的風景之一。
看到合歡北峰最著名的地標「反射板」了!
突然有了個明顯看起來又平易近人的目標可以追尋,腳步又不自覺地輕了不少,
當然坡度比較緩也是原因,前段的階梯在這邊都漸漸消失了。
11:02 抵達反射板
所以這個神奇的東西到底是什麼,感覺就只是個銀白色的板子?
事實上其為「微波通訊反射板」,讓容易受地形阻隔的電波或訊號,
能夠透過板子的反射,傳達至另一個山頭或基地,並完成通訊,
相同的反射板在東卯山、大屯山、面天山等等山頭也有,
有些還會掛上軍事設施的禁語,讓人覺得神祕又感到相當好奇。
這邊也有個告示牌,雖然不是禁止山友前往反射板,但同樣有勸退的意思在,
大致上是寫說從這邊前往合歡北峰大約還要30分鐘,如天色昏暗或起霧,建議折返下山,
因為前方步道在視線不佳的情況下,較容易迷失方向,
而合歡西峰則是路程較遠,若非擁有足夠準備,亦請勿貿然前往。
看了告示牌,又轉頭看著前方越趨灰暗的道路,
老實說有點猶豫,不知厚重的雲層何時會降下暴雨,甚至是落下閃電,
但自認這次有做好雨備措施,全身防水也有替換衣物,撐到返回合歡山管理站應該不是問題,
所以就還是決定繼續前行,中央氣象署我還是相信你呀!!
11:06 抵達1.5K路牌
走到這邊時,已經沒有什麼下山的人潮了,大概大家都知道要趕快下山躲雨,
趕緊再加速,先把前面那群人超過去!
抓個人來問問還有多久,答案是就在上面,可是我看不到山頂在哪裡...?
此時天空首次滴了幾滴下來,讓我更緊張了。
登頂前的路標,真的只剩200公尺嗎?
我跟另一群疑惑的山友討論著,剛剛經過的山友跟我說就在上面耶(歪頭
結果爬上去一個高點後,就看到山頂了耶哈哈哈
我立刻開心地揮著手跟下面的山友回報,沒錯啦就在這裡,真的就在上面,
只是剛好最後的這個坡有點陡,把山頂給遮住了~
不過走幾步路之後,奇怪要怎麼過去呀,怎麼沒有路!?
後來我才發現我走到外圍繞一圈的步道,要下切再爬升才能抵達山頂,
這時瞬間就懂前面的告示牌,雖然看起來是個開闊的大草原,但實際上岔路不少,
很容易就會不小心走錯山徑,要是這時起大霧的話我一定不知道山頂的確切位置在哪裡,
如果我又忘記看離線地圖確認,搞不好就直接略過北峰往西峰前進了,
所以真的要多注意一下,多留意避免迷失方向。
11:20 抵達合歡北峰山頂
抵達合歡北峰!
耗時1小時13分,比想像中還要快上不少耶~
但不知道為什麼內心爬起來有超過2小時這麼久,大概是雲層給的壓力太重了(抖
3422公尺高的合歡北峰,屬於台灣百岳之一,高度排名第34名,
若天氣與視線良好時,幾乎擁有全方位的視野,能觀察到中央山脈並遠眺雪山山脈,
亦能通往合歡西峰、合歡溪步道與武法奈尾山,為山巒間的交通要點。
山頂上的二等三角點,編號1451。
其實站在山頂往下看,步道的分布都很清楚耶,連剛才我感到疑惑的路標都能看到,
但從下面看上來,根本不會知覺到這裡就是山頂,
畢竟全部都是箭竹草原,看來看去都一樣。
然後這個...聽說昨天這邊下大雨,應該是殘留的積水,
不過到現在還沒蒸發完畢,看來昨天的雨應該是相當激烈...!?
那就趕緊下山吧,瞬間雲霧就起來了,
空氣也瀰漫著一股潮濕的味道,有種風雨欲來的預兆。
11:29 從合歡北峰山頂折返
11:36 返抵1.5K路牌
山間的高速公路,有山友稱讚我如履平地耶哈
趁年輕還可以操一下新鮮的膝蓋,不過也不能常常這樣操就是,
磨損到一個程度之後,早晚會出問題,應該還是要慢慢走比較恰當。
當然我也有表示說是因為害怕下雨,不過山友卻要我不要擔心,
說下午三點才會下,稍早氣象有更新之類的,
那聽他這樣講我就放心了,感覺是個蠻有經驗的山友。
11:39 返抵反射板
同一個視角,反射板已經是霧茫茫一片。
11:47 返抵1K路牌
不過在雲霧中行走也是有個優點,就是可以無視「山勢的險峻」,
因為什麼都看不到,自然也不會知道腳下的落差有多高,或是坡度有多誇張,
之前爬玉山前峰就是這樣才無所畏懼,不然那石瀑看越清楚越恐怖。
下到這裡又能看見台14甲線了,算是穿出雲層了嗎,
環境也亮了起來,果然山友是對的!
路邊發現的美麗小花,看起來很像是玉山抱莖籟簫,
其又稱玉山香青,多分布在1600~3500公尺的草地與岩石邊,
特色為葉片上有一層厚重的毛狀物構造,以抵禦高山的強風及寒冷。
12:00 返抵0.5K路牌
突然出現的里程牌,雖然來時路已經遇過了,但還是覺得很突然哈
而這也是這條步道的一大特色,里程牌超級多!
目標價值給好給滿,有目標可以依循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道路就在不遠的腳下,看見終點總是讓人雀躍。
然後這裡忘記介紹了,這個缺口算是全程步道中最危險的地方,
其需要在近乎垂直的懸崖邊,跨越錯綜複雜的樹根,幾乎沒有稱得上安全的施力點,
只能小心謹慎,踏穩後再慢慢移動腳步。
通過後就回到登山口啦,回到人類世界了~
12:12 返抵登山口
順利完成!
下山總耗費時間為43分,來回併計休息時間則為2小時5分,
若全程都趕路的話應該可以2小時內來回,只是因為後面雨的危機解除,
所以就都慢慢走了,我是來看高山風景的又不是運動哈
不過整體來說,的確是座蠻好走的山峰,
除了前段挑戰性較大之外,後段幾乎都為平緩的山徑,熬過前面就能輕鬆登頂,
一般來說應該3~4小時都能走完,很適合百岳新手與親子共遊,
我老爸看完後都躍躍欲試,希望能成為他的第二座百岳。
在返回管理站的路上隨拍,這應該是虎杖花?
特色為密集的乳白色小花,7~9月正好為花期,從鳶峰、武嶺到松雪樓沿線都能見到其身影。
南投客運的公車,為6658A路線,從國民賓館開往合歡山,
沿途停靠武嶺、松雪樓及終點站小風口,每天早上、中午及下午各一班車,
提供山友不同的交通選項,不一定要開車上來才能爬山。
以小風口這邊來看,早上公車抵達跟中午發車之間的間隔剛好有三個多小時,
就很適合攀登合歡北峰,以前自己也曾搭乘這條路線到合歡山逛逛,可以參考這篇遊記。
回到合歡山管理站,到這真的就能完全放鬆了,就算下大雨也沒關係,
畢竟這裡有著堅固又寬敞的室內空間,想躲多久都可以。
甚至還提供餐飲服務,全國最高的便當店就在這啦!
此外還有販售關東煮、包子、粽子與飲料等等,外面也有熱開水的飲水機,
補給完全不是問題,只要有錢就可以~
最後點了碗關東煮,花枝丸、百頁、蟹味棒三樣加起來共80元,
雖然比平地稍微貴了一些,不過畢竟是山上,能提供這樣的服務已經是非常難得,
比較可惜的是沒有王子麵能加進去,但問了一下之後發現山上不能賣,
原因是因為容易造成環境污染,這樣也合理啦,行為很難勸導就乾脆別賣吧。
結果吃著吃著就下起大雨了,還伴隨著轟隆隆的雷聲,哪位山友跟我說3點才會下的...
我才返抵管理站10分鐘而已耶,我猜那位山友應該也在淋雨的行列上,
然後我後面還有七八組應該也是,希望他們都平安。
最後就離開小風口,往下山出發回家囉!
結尾附個里程、時間與海拔的對照圖供讀者們參考,
均含拍照與休息時間,應該有一些參考價值,歡迎大家有空時爬個山呼吸新鮮空氣~
合歡北峰(Hehuan North Peak)
位置:南投縣仁愛鄉
交通方式:從清境農場搭乘南投客運6658A路公車至小風口下車,再沿台14甲線往大禹嶺方向步行約500公尺,即可抵達登山口。
注意事項:建議盡早上山,以免午後天氣驟變。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