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5的文章

[馬來西亞檳城] 水上聚落:世界文化遺產 姓氏橋(Clan Jetties) 城市祕境與百年寺廟!

圖片
姓氏橋 位於檳城州喬治市,地處檳島東北側的海岸聚落, 其以多座從陸地延伸至水上的木造橋樑聞名,並依照不同的姓氏與宗親, 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華人社區,擁有各自的風格與文化, 充分展現出檳城的特色與歷史底蘊,現已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指定的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牧笛於2025年2月下旬時,在新馬四日行中,造訪了這座擁有深厚歷史的城市, 由於在台灣遇過太多來自於這座城市的朋友,所以就決定趁著研討會的空檔,前來這邊走走, 感受一下當地的華人文化,並觀察彼此之間的相同與差異之處, 當然最開心的還是能直接使用華語啦,要講福建話跟客家話也行,雖然有些不同但應該可以吧? 那麼,就趕快來看看在姓氏橋與檳城街頭的閒逛紀錄吧! 在旅館享用完豐盛的早餐之後,首先今天的第一個景點,就是檳城的古城區, 雖然來到這裡已經第二天了,但對於炎熱的天氣還是有點不太適應, 二月的檳城還是像夏天一樣,記得這時台北才15度而已,從毛衣一下變短袖覺得神奇。 只要隨手一拍,就很有老街的感覺, 大門上方的堂號更是有親切感,畢竟人在異鄉,見到熟悉的文字總是會相當開心, 我也好奇查了一下南陽堂指的到底是哪,發現原來在河南南陽及湖北襄陽一帶。 附近還有許多文青咖啡廳或商店,隱身在歷史久遠的老宅當中, 喜愛文藝氣息的人一定超愛這裡,幾乎幾步路就一間,而且每間感覺都很有故事。 天后宮 ,對台灣以及閩粵沿海居民都很熟悉的廟宇, 建立於1865年,主祀神為天上聖母,亦供奉關帝、福德正神、哪吒、釋迦摩尼等等神明, 現建築為1895年重建,據傳大多數的建築材料,都是從海南跨海運送過來的, 其也以檳城海南會館之名運作,作為當地華人互助與聯繫情感的聚會場所之一。 觀音亭 ,檳城最古老的中式廟宇,建立於1728年, 原本是以媽祖為主要祭祀神明,但後來華南移民到來帶入觀音信仰之後, 便在1800年改為供奉觀世音菩薩,同時也作為廣東與閩南等等華人勢力的調停地場所, 後來各華人族群穩定之後,才又逐漸回歸原本的信仰中心,成為當地華人寄託心靈的重要廟宇。 但不知道為什麼我不是很喜歡這座廟宇,大概是鐵門之類的設施太多嗎? 整個都圍起來了,感覺很不好讓人親近, 而且這附近奇怪的阿伯好像很多,總覺得氣氛有點微妙(?) 大伯公街福德祠 ,看名稱就知道主祀福德正神,也就是俗稱的土地公, 類似的廟宇在這一帶還很多,且幾乎都是台灣常見的類型, 可能跟早年移民...